關于積極推行政府購買服務加強基層社會救助經辦服務能力的實施細則

時間:2019-07-24 18:34 來源:洛陽市民政局門戶網站

  洛陽市關于積極推行政府購買服務加強基層社會救助經辦服務能力的實施細則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權益,進一步提升基層社會救助經辦服務能力,根據(jù)民政部等部門《關于積極推行政府購買服務加強基層社會救助經辦服務能力的意見》(民發(fā)〔2017〕153號)、財政部等部門《政府購買服務管理辦法(暫行)》(財綜〔2014〕96號)、河南省民政廳等部門《關于積極推行政府購買服務加強基層社會救助經辦服務能力的實施意見》(豫民〔2018〕2號)等有關規(guī)定,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實施細則。

  第二條 本實施細則所稱政府購買服務,是指通過發(fā)揮市場機制作用,進一步推進簡政放權、政事分開和管辦分離,把政府及其所屬職能部門所擔負的一部分社會救助事項以及政府履行職能所需的部分服務事項,按照一定的方式和程序,交由具備資質的社會力量和事業(yè)單位承擔,并由政府根據(jù)合同約定向其支付費用。

  第三條 本實施細則所稱加強基層社會救助經辦服務能力,主要包括加強窗口建設、落實經辦服務人員、發(fā)揮村(居)民委員會作用、加快信息化建設、加強人員培訓、加大對社會救助對象的照料和救助等。

  第四條 政府購買社會救助服務應當堅持政府主導、市場選擇、質量為本、便民惠民、與經濟社會發(fā)展水平相適應的原則。

  第五條 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政府購買社會救助服務工作的組織領導,建立健全方式靈活、程序規(guī)范、標準明確、結果可控、動態(tài)調整的社會救助服務購買機制,分類制定內容明確、操作性強、便于考核的服務標準。

  第六條 民政部門負責政府購買社會救助服務工作的統(tǒng)籌規(guī)劃、組織實施和績效評價;財政部門負責政府購買社會救助服務的經費安排和監(jiān)督管理;編制部門負責指導基層加強社會救助經辦服務能力建設和職能轉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負責指導基層加強與政府購買社會救助服務工作的銜接,鼓勵吸納更多的高校畢業(yè)生從事社會救助經辦服務。

  第二章 購買主體和承接主體

  第七條 縣級人民政府是購買社會救助服務的主體,民政部門為承辦部門,具體負責組織實施工作。

  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根據(jù)需要也可購買社會救助相關服務。

  第八條 承接政府購買社會救助服務的主體主要是依法在民政部門登記成立或經國務院批準免予登記的社會組織,按事業(yè)單位分類改革應劃入公益二類或生產經營類的事業(yè)單位法人,依法在工商管理或行業(yè)主管部門登記成立的企業(yè)、機構等社會力量。

  第九條 承接主體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ㄒ唬┮婪ㄔO立,具有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

  (二)治理結構健全,內部管理和監(jiān)督制度完善;

 ?。ㄈ┚哂歇毩?、健全的財務管理、會計核算和資產管理等制度;

 ?。ㄋ模┚邆涮峁┓账匦璧脑O施、人員和專業(yè)技術能力;

  (五)具有依法繳納稅收和社會保障資金的良好記錄;

 ?。﹨⑴c政府購買服務前無重大違法記錄,通過年檢或按要求履行年度報告公示義務,信用狀況良好,未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或者嚴重違法組織名單;

 ?。ㄆ撸┓蠂矣嘘P政事分開、政社分開、政企分開的要求;

 ?。ò耍┓?、法規(guī)規(guī)定以及購買服務項目要求的其他條件。

  承接主體的具體條件,由購買主體根據(jù)政府購買社會救助服務項目的性質和質量要求確定。

  第十條 購買主體應當按照政府采購法的有關規(guī)定,采用公開招標、邀請招標、競爭性談判、競爭性磋商、詢價、單一來源采購等方式確定承接主體。

  承接主體應當以滿足社會救助服務質量、符合服務標準為前提,不得簡單以“價低者得”作為選擇標準。

  第三章 購買內容及項目

  第十一條 向社會力量購買的社會救助服務主要包括事務性工作和服務性工作兩類。

 ?。ㄒ唬┦聞招怨ぷ?。主要是指基層經辦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救助供養(yǎng)、孤兒保障、殘疾人兩項補貼、醫(yī)療救助、臨時救助等服務時的對象排查、家計調查、業(yè)務培訓、政策宣傳、績效評價等工作。

  政府購買社會救助服務的項目:社會救助對象家計調查、社會救助對象摸底排查、特困人員生活自理能力評估、社會救助業(yè)務培訓、社會救助政策宣傳、社會救助績效評價、社會救助法律咨詢,市、縣兩級人民政府確定的其他社會救助事務。

 ?。ǘ┓招怨ぷ鳌V饕侵笇ι鐣戎鷮ο蠹稗r村“三留守”人員(兒童、婦女、老人)開展的照料護理、康復訓練、送醫(yī)陪護、社會融入、能力提升、心理疏導,資源鏈接等服務。

  政府購買社會救助服務的項目:社會救助對象的照料護理、康復訓練、送醫(yī)陪護、社會融入、能力提升、心理疏導,資源鏈接,市、縣兩級人民政府確定的其他社會救助服務。

  第十二條 應當由政府直接承擔的行政管理性事務,以及應當由政府直接提供、不適合社會力量承擔的救助服務事項,不得向社會力量購買。

  第四章 購買方式及程序

  第十三條 購買主體的承辦部門應當根據(jù)社會救助服務項目的性質特點、市場發(fā)育程度以及供求變化等因素,按照方式靈活、程序簡便、公開透明、競爭有序、結果評價的原則實施政府購買服務。

  第十四條 政府購買社會救助服務相關的采購限額標準、公開招標數(shù)額標準、采購方式審核、信息公開、質疑投訴等按照政府采購相關法律法規(guī)和制度規(guī)定執(zhí)行。

  第十五條 購買主體的承辦部門應當在政府購買社會救助服務預算下達后,根據(jù)政府采購管理要求編制政府購買社會救助服務實施方案,報同級政府采購監(jiān)管部門備案后開展政府購買活動。

  購買主體的承辦部門應當及時向社會公告政府購買社會救助服務的內容、規(guī)模、對承接主體的資質要求和應提交的相關材料等相關信息,涉及國家秘密、商業(yè)秘密和個人隱私的信息除外。

  第十六條 按規(guī)定程序確定承接主體后,購買主體的承辦部門應當與承接主體簽訂合同,并可根據(jù)社會救助服務項目的需求特點,采取購買、委托、租賃、戰(zhàn)略合作等形式。合同應當明確政府購買社會救助服務的內容、期限、數(shù)量、質量、價格等要求,以及資金結算方式、雙方的權利義務事項和違約責任等內容。

  第十七條 承辦部門應當加強購買合同管理,督促承接主體嚴格履行合同,及時了解掌握政府購買社會救助服務項目的實施進度,嚴格按照國庫集中支付管理有關規(guī)定和合同執(zhí)行進度支付款項,并根據(jù)實際需求和合同規(guī)定積極幫助承接主體做好與相關政府部門、服務對象的溝通、協(xié)調。

  第十八條 承接主體應當按合同履行提供社會救助服務的義務,認真實施服務項目,按時完成服務任務,保證服務數(shù)量、質量和效果,嚴禁服務轉包行為。

  第十九條 承接主體完成合同約定的社會救助服務事項后,購買主體的承辦部門應當及時對履約情況進行檢查驗收。

  第五章 預算及財務管理

  第二十條 政府購買社會救助服務所需經費要列入財政預算,從各級既有的社會救助工作經費或社會救助專項資金等預算中統(tǒng)籌安排。各地要結合實際需要,足額安排開展社會救助必需的工作經費,確保社會救助工作順利開展。

  第二十一條 在編報年度部門預算時,應當反映政府購買服務支出情況。根據(jù)實際需要,逐步加大政府購買社會救助服務資金投入。

  對預算已安排資金且明確通過購買方式提供的社會救助服務項目,按相關規(guī)定執(zhí)行;對預算已安排資金但尚未明確通過購買方式提供的社會救助服務項目,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轉為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實施。

  第二十二條 購買主體的承辦部門應當充分發(fā)揮各行業(yè)主管部門、行業(yè)組織和專業(yè)咨詢評估機構、專家等專業(yè)優(yōu)勢,結合項目特點和相關經費情況,綜合物價、工資、稅費等因素,合理測算安排政府購買社會救助服務所需支出。

  第二十三條 承接主體應當建立健全財務制度,嚴格遵守相關財政財務規(guī)定,對購買社會救助服務的項目資金進行規(guī)范的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加強自身監(jiān)督,確保資金使用安全規(guī)范、科學有效。

  承接主體應當建立政府購買社會救助服務臺賬,記錄相關文件、工作計劃方案、項目和資金批復、項目進展和資金支付、工作匯報總結、重大活動和其它有關資料信息,接受和配合相關部門對資金使用情況進行監(jiān)督檢查及績效評價。

  第六章 加強基層社會救助經辦服務能力

  第二十四條 鄉(xiāng)鎮(zhèn)(街道辦事處)人民政府要充實完善社會救助“一門受理、協(xié)同辦理”窗口,推動跨部門救助事項的業(yè)務協(xié)同,簡化服務程序,優(yōu)化服務流程,依托政務大廳統(tǒng)一受理、轉辦(介)社會救助申請事項,讓“群眾來回跑”變?yōu)椤安块T協(xié)同辦”。縣級民政部門要加強對“一門受理、協(xié)同辦理”窗口作用發(fā)揮情況的督查考核,積極推動各級建立臨時救助儲備金制度。

  加快健全社會救助綜合服務平臺,建立首問負責、一次性告知、限時辦理等制度,不斷推進服務標準化建設,真正做到困難群眾求助有門、受助及時。

  第二十五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綜合考慮轄區(qū)內社會救助服務事項、服務范圍、對象數(shù)量以及當?shù)亟洕鐣l(fā)展水平等因素,合理確定縣、鄉(xiāng)兩級社會救助經辦所需工作人員。

  基層社會救助經辦服務人員配備應達到以下標準:

 ?。ㄒ唬┛h級(市、區(qū))社會救助工作部門應當按照8000-10000名常年救助對象(含最低生活保障對象、特困人員、醫(yī)療救助對象、孤兒、困難殘疾人及重度殘疾人,下同)配備不少于1名專職人員,最低不少于5人。

 ?。ǘ┼l(xiāng)鎮(zhèn)(街道辦事處)落實《河南省編辦河南省財政廳河南省民政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基層民政和社會救助工作的通知》(豫編辦〔2011〕49號)中“配備3-5名專職人員具體承擔基層民政和社會救助任務”的要求,原則上按照800-1000名救助對象配備不少于1名社會救助專職人員。

  (三)農村特困人員供養(yǎng)服務機構按照《洛陽市特困人員救助供養(yǎng)辦法》(洛政辦〔2017〕88號)要求:“工作人員與全自理供養(yǎng)人員不低于1:7、與半自理供養(yǎng)人員1:4、與全護理供養(yǎng)人員1:1.5比例配備”。兒童福利機構按照《兒童福利機構基本規(guī)范》要求:“工作人員與兒童的比例應為1:1”。精神衛(wèi)生社會福利機構按照《精神衛(wèi)生社會福利機構規(guī)范》要求:“工作人員與實際開放床位比例不低于0.8:1”。

  購買社會救助事務性人員的基本要求是: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熟悉計算機操作和基層情況,有較好的政治素質和職業(yè)道德,有較強的責任心和一定的工作能力,高校畢業(yè)生和具有社會工作專業(yè)技術資格的人員可優(yōu)先考慮。

  在鄉(xiāng)鎮(zhèn)(街道辦事處)工作的社會救助購買服務人員同時接受鄉(xiāng)鎮(zhèn)(街道辦事處)的管理。

  第二十六條 各縣(市、區(qū))要加快推進社會救助信息化建設,實現(xiàn)社會救助管理部門之間信息互聯(lián)互通、資源共用共享。加快推進社會救助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機制建設,實現(xiàn)戶籍、車輛、社保、住房公積金、住房保障等信息的實時比對,提高救助申請對象經濟狀況核查的準確性,為做好社會救助工作提供技術支撐。探索建立救助對象需求與慈善救助幫扶資源對接信息平臺,實現(xiàn)政府救助與慈善救助的有機結合。

  第二十七條 充分發(fā)揮村(居)民委員會作用。村(居)民委員會要協(xié)助做好救助對象困難排查、主動發(fā)現(xiàn)、救助申請家庭經濟狀況核查、公示監(jiān)督,救助對象動態(tài)管理、信息報送,救助政策咨詢、宣傳引導等工作。

  建立村級社會救助協(xié)理員制度,在每個村(社區(qū))配備1名社會救助協(xié)理員,主要負責社會救助相關事務工作??h級民政部門和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可按照“費隨事轉”的原則給予支持,所需費用在購買社會救助服務的經費中列支??h、鄉(xiāng)兩級民政部門按年度對村(社區(qū))社會救助協(xié)理員進行考核,合格后方可繼續(xù)聘用。

  第二十八條 現(xiàn)有在職在編人員不足的,要通過公開考錄招聘方式及時予以補充。在足額配備在編人員后仍不能滿足基層民政工作任務需要的,要通過購買服務由社會力量承擔相關工作,由具備承接條件的承接主體根據(jù)購買主體需要,向縣級民政部門、鄉(xiāng)鎮(zhèn)(街道)、村(居)或特困人員供養(yǎng)服務機構派遣工作人員。

  第二十九條 要加強對基層社會救助經辦服務人員的黨性教育和業(yè)務培訓,每年不少于1次,提高社會救助服務能力和專業(yè)化水平,提升社會救助政策執(zhí)行力,確保執(zhí)行社會救助等民生保障重大決策部署不打折扣、不走樣。

  第七章 績效考核和監(jiān)督管理

  第三十條 建立健全由購買主體、服務對象以及第三方組成的綜合性評價機制,就服務成效、項目管理、社會影響等內容,對政府購買社會救助服務工作進行績效評價。

  績效評價應當側重服務對象對救助服務的滿意度評價。評價結果應當向社會公布,并作為選擇承接主體的重要參考依據(jù)。

  第三十一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依法加強對政府購買社會救助服務的監(jiān)督管理,建立健全責任追究等相關監(jiān)督管理制度,完善事前、事中和事后監(jiān)管體系,依法實施綜合監(jiān)管,確保購買行為公開透明、規(guī)范有效。

  要將政府購買服務,加強基層社會救助經辦服務能力納入地方政府領導班子實績考核。

  第三十二條 購買主體應當建立承接主體退出機制,制定臨時接管預案。在承接主體發(fā)生不能按合同約定提供服務的情形時啟動預案,確保社會救助對象的正當權利不受影響。

  第三十三條 購買主體應當確保各類承接主體平等競爭,不得以不合理的條件對承接主體實行差別化歧視。

  第三十四條 購買主體應當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將承接主體的相關服務行為納入年檢(報)、評估、執(zhí)法等監(jiān)管體系,并健全激勵機制和容錯糾錯機制。

  第三十五條 承接主體應主動接受購買主體、有關部門、服務對象及社會的監(jiān)管,建立健全財務報告等制度。

  第三十六條 對存在違背合同、弄虛作假、冒領財政資金以及有其他違法違規(guī)行為的承接主體,依法給予行政處罰,并列入政府購買服務黑名單,同時按照法律規(guī)定或合同約定終止合同執(zhí)行,依法禁止相關主體在一定期限內參與政府購買社會救助服務工作。

  第三十七條 對截留、挪用和滯留資金以及其他違反本實施細則規(guī)定的行為,依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追究法律責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第八章 附則

  第三十八條 本實施細則自印發(fā)之日起施行。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躁2014,国产VA免费精品高清在线30页,日本无遮挡真人祼交视频,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图们市| 府谷县| 饶河县| 江永县| 红原县| 五常市| 白水县| 青海省| 昌乐县| 海安县| 贵溪市| 兰考县| 贡嘎县| 阜宁县| 新巴尔虎左旗| 太原市| 绥芬河市| 老河口市| 龙里县| 邵武市| 孝义市| 闻喜县| 合江县| 张家界市| 文水县| 宝兴县| 巨鹿县| 万州区| 安龙县| 杂多县| 肇源县| 交城县| 萨嘎县| 孟津县| 油尖旺区| 南木林县| 寿阳县| 巴马| 洪泽县| 苏州市| 天全县|